十万个为什么
冥王星

为什么要开除冥王星?

1930年,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,他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,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,所以命名为大行星。后来,经过进一步观测,天文学家发现冥王星的直径只有2300千米,比月球还要小。但是“冥王星是大行星”早已被写入教科书,因此天文学界很长时间里对这一失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
直到2006 年,国际天文联合会对行星进行了梳理,立下了行星的新定义:一颗行星首先要是一个天体,它满足三个条件,一是围绕太阳公转;二是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;三是能够清除其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。根据这个定义,冥王星不符合条件二,即它的质量不是足够大;而且它也不符合条件三,因为冥王星轨道非常扁,与海王星的轨道交叉,即轨道周围有其他天体,如果把冥王星当成行星的话,那么海王星就不能是行星了。因此,国际天文联合会决定,将冥王星归纳为矮行星,从大行星中开除!这样,太阳系只有八颗行星,而不是原来的九颗。

矮行星或称“侏儒行星”,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,围绕太阳运转,具有足够质量、成圆球形,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,同时不是卫星。

24 条评论

赞助商